应用行业
发布时间:2025-09-18
浏览量: 联轴器是现代机器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传动部件,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精度、动态响应能力和整体可靠性。
关节传动(Joint Drive)
功能: 连接伺服电机与精密减速器(如谐波减速器、RV减速器)。
要求: 必须具有极高的扭矩刚性和零背隙,以保障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。
编码器反馈(Encoder Feedback)
功能: 连接电机轴与高精度编码器。
要求: 需要极低的反作用力和超低惯量,避免干扰编码器的信号反馈,确保闭环控制的稳定性。
超高精度与零背隙(Zero Backlash): 微小的传动间隙都会导致机器人末端的巨大晃动,因此必须彻底消除背隙。
高扭转刚度(High Torsional Stiffness): 确保电机输入的旋转角度能无延迟、无变形地传递到负载端,保证运动的实时性和准确性。
补偿对中误差(Misalignment Compensation): 能同时补偿电机与减速器安装时难以避免的轴向、径向和角向偏差,降低装配应力,保护昂贵的精密部件。
轻量化与低惯量(Lightweight & Low Inertia): 减少运动部件的惯性,是实现机器人高速、高加速度运动,并降低能量消耗的关键。
耐疲劳与长寿命(High Fatigue Resistance & Long Life): 机器人需要7x24小时连续运行,联轴器必须能够承受数百万次的反复启停和换向。
膜片式联轴器(Diaphragm Coupling): 最主流的选择。凭借其零背隙、高刚性、免维护的特性,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的各个关节。
波纹管联轴器(Bellows Coupling): 同样具备零背隙和高刚性,尤其适用于小型机器人和编码器连接场合,因其惯量极低。
梅花式联轴器(Jaw Coupling): 通常用于对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基座或大型机器人的非关键部位,提供一定的振动阻尼。
在机器人领域,联轴器虽小,却是连接“大脑”(控制器)与“手脚”(执行机构)的关键“神经”与“肌腱”。其选型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天花板,是实现高精度、高速度、高可靠性机器人运动的核心保障。